近视可分为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假性近视和核性近视等类型,其中大多数被诊断为轴性近视,是由于眼轴拉长引起的。当眼轴长度增加时,眼球内的焦点会落在视网膜之前,因此远处的物体变得难以看清。

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约一半人口将患有近视(*1)。特别是在包括日本、中国、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近视人数急剧增加。数据显示,在首尔,19岁男性中96.5%患有近视(*2)。此外,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19年3月发布的学校保健统计调查,小学至高中生裸眼视力达到1.0以上的比例创历史新低(*3)。近视的发展还被认为会增加患上青光眼视野缺损、白内障、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疾病的风险(*4)。重度近视患者的增加已成为重大的社会课题之一,但在日本,目前尚无获得药事批准的治疗方法。近视可分为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假性近视和核性近视等类型,其中大多数被诊断为轴性近视,是由于眼轴拉长引起的。当眼轴长度增加时,眼球内的焦点会落在视网膜之前,因此远处的物体变得难以看清。目前,主要通过眼镜、隐形眼镜或屈光矫正手术来矫正光的折射,使焦点对准视网膜,但尚未找到能缩短眼轴长度的根本性治疗方法。
*1 Holden BA, et al. Ophthalmology.(2016)
*2 Elie Dolgin(2015)《The Myopia Boom》(Nature)
*3 文部科学省 平成30年度学校保健统计(学校保健统计调查报告)
*4 Flitcroft D.I.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retinal, opt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myopia aetiology. 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 31 (2012) 622-660

“Kubota眼镜科技”是一项通过对视网膜施加人工光刺激以抑制近视进展并进行治疗的公司独有“主动刺激技术”。目前已有技术通过向视网膜施加光刺激以达到近视抑制和治疗的目的并实现实用化。在美国,由CooperVision公司开发的“MiSight® 1 Day”产品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证实具有抑制近视的效果并已上市。这类产品采用多焦点隐形眼镜原理,通过模糊自然光来刺激视网膜周边区域,从而比单焦点隐形眼镜更有效地抑制近视发展。另一方面,我司集团的“Kubota眼镜科技”在该理论基础上将投影装置嵌入眼镜中,实现了无需模糊自然光即可将最有效的影像直接投射到视网膜周边部位,从而在更短时间内保持更自然的视野,同时达到更高的近视抑制效果。详细数据将于论文中发表。

我司于2020年5月对12名年龄在21岁至32岁的受试者(包括7名亚洲人、4名白人、1名西班牙裔;9名男性、3名女性;球面屈光度异常范围为-3.5D至0.0D)进行了使用主动刺激技术的桌面设备(照片①)实验,并验证了其对眼轴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眼,实验眼的眼轴长度有缩短趋势。2020年8月,使用穿戴式设备(照片②)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也表明,通过每天数小时向视网膜周边投射模糊影像(myopic defocus stimulation),眼轴长度(从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相较于对照眼有缩短,验证了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基于此结果,我司集团正在推进“Kubota眼镜”的商业化原型开发,目前已完成初期原型机(照片③)。2022年起,已在美国及日本开始销售Kubota Glass。本产品已在美国及台湾完成医疗器械注册。
关于今后的开发计划,我们将通过改变人工光刺激的时间和周期,对“Kubota眼镜”对眼轴长度的中长期影响进行验证,并计划进行产品设计改良和医疗器械制造销售许可的临床试验等。
通常,眼轴长度会随年龄增长而延长或停止增长,通过人工光线使眼轴长度相较对照眼变短,在全球尚属首例。今后我们还计划将Kubota眼镜技术应用于智能隐形眼镜,并致力于其实用化。目前尚无法公布智能隐形眼镜的开发时间表。Kubota眼镜技术未来还可望应用于AR、VR设备,并有望用于儿童近视预防。
与其他产品的特征对比

01 无身体负担
不刺眼、不疼痛、不难受
因其对身体无负担,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不适,使用感舒适。
02 每天佩戴数小时
可配合生活节奏使用
每天佩戴数小时,可根据生活节奏有效使用。
03 明亮环境下也有效
能有效感知光线
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下,也能有效感知光线,设计合理。
04 已取得ISO13485认证
已获国际医疗器械标准认证
已取得ISO13485认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05 6岁起可使用
儿童时期即可开始使用
本产品从6岁起即可使用,适用于儿童期近视开始发展阶段,有助于及早进行干预。